從TTQS訓練品質評核談訓練目標
(透過提問, 引導反思)
高屏區 輔導顧問 孫繼玲
策略性人員訓練管理:體系是由企業願景、策略等展開中短期營運計劃以及營運目標,因應未來目標與目標缺口會產生一連串的改善或提升計畫,需要訓練部份就會產生訓練需求,如果這訓練需求主因是職能缺口,就會產生策略性職能訓練,若是非職能缺口的訓練稱為其他策略性訓練,這些訓練需求都是我們規劃年度訓練計劃的重要依據之一。
掌握了訓練需求,依TTQS之PDDRO五構面來看,接下來之Design(設計)與Do(執行)更關係到訓練品質與後續成果的展現,而其中我認為訓練目標是個關鍵,它和執行細節與訓練評估有極大的關聯。
項目
|
評核指標項目
| |
執行(Do)
|
12.訓練內涵按計畫執行的程度
| |
12b依據訓練目標選擇教材切合性
| ||
12d依據訓練目標選擇教學方法切合性
| ||
12e依據課程目標選擇教學環境與設備
| ||
13.學習成果的移轉與運用
|
在上表可看出, 在執行構面均是依據訓練目標來採取適當行動,如學員選擇、教學方法等等。另外在第13指標之學習成果的移轉與運用,這也是需要事先規劃與建置出一個平台以使參訓學員能將學習成果擴散,它不是自然發生的。
在評估效益部份,
成果
|
17.訓練成果評估的多元性和完整性
| |
17b 學習評估
| ||
17d 成果評估
|
課程設計完成經過執行階段,再到創造學習的環境之後,最後就是如何進行評估方式以檢驗訓練成效,整個過成若訓練目標未能定義清楚,後續的行動極有可能偏離原來之訓練需求。
大小企業課程多寡會有差異,且規模較小企業多數採外包方式,但不論內製或外包,課程數多或寡,對單一課程應注意事項應是一致的,不過在TTQS輔導中看到的計劃書,不一定能看到整個的串連,也許書面上看起來完整, 但承辦人員是否了解之所以然? 過程中可以多一些Q&A, 透過提問了解對方為什麼這樣作?
是否了解各指標背後的意義? 以下有幾個常用的提問:
1. 明年(今年)公司的目標是什麼?
2. 請說明這個課程的需求來自何處? 希望學員上完課後達到什麼成果? 這成果可以從何麼地方看到? 有無可衡量的方式?
3. 為了達到訓練目標,在這個課程設計上,什麼是最重要的因素? 在執行的部份有什麼需要注意部份? 覺得困難部份有那些?
4. 如何選擇適合的講師? 有遇到什麼困難? 如何解決?
5. 需要對職能有落差的員工進行何種訓練?
6. 對這課程結束後,會選擇在那幾個方面進行評估? 與訓練目標的關連性?
7. 教育訓練對於公司業績或產能,可以有多少助益?
8. 有無針對計劃內的課程,思考如何提供一個學習成果移轉與運用的環境? 說說看您的想法或作法?
9. 談對PDDRO的R,17a ~17d各項了解部份.現行的課程作到了那些? 有遇到什麼困難? 如何解決?
10. 對TTQS訓練品質評核表的各項內容,有無不同的看法?
11. 等等…
在輔導過程, 需要了解對方承辦人員的想法, 他為什麼這樣作? 他是怎麼想的?
找出Gap也才能提供我們的建議,所有的的出發點都是以學習為出發。除了輔
導對方符合TTQS的作法外,也希望能找到機會透過提問,讓對方產生反思,了
解相關指標WHY的部份,以期達到受輔單位能持續在TTQS上的應用。